共寻深宅残垣中的温热余情,贾梦玮《南都》诉金陵往事

  • 首页
  • ayx爱游戏体育app官网入口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你的位置:ayx爱游戏体育app官网入口 > 新闻动态 > 共寻深宅残垣中的温热余情,贾梦玮《南都》诉金陵往事
    共寻深宅残垣中的温热余情,贾梦玮《南都》诉金陵往事
    发布日期:2025-03-04 11:17    点击次数:72

    “那些捡拾,那些淘洗,都是贾梦玮的自觉。”2月中旬,译林出版社推出了丰子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得主贾梦玮的作品《南都》修订版,这本导游版的《南京传》带着读者在金陵旧地重温,共寻深宅残垣中的温热余情。

    本书作者贾梦玮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钟山》主编、《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散文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有散文随笔、文学评论若干见于报刊,结集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有《往日情感》《红颜》《南都》等。获在场主义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丰子恺散文奖、汪曾祺文学奖以及其他多种文学编辑、文学评论奖项。

    《南都》是贾梦玮在南京老房子中东张西望的收获,作者对包括大报恩寺、1865创业园、拉贝故居在内的诸多南京历史文化地标进行了实地探访,结合细致严谨的考据,追随张爱玲、赛珍珠、周氏兄弟、徐悲鸿等名人在南京的印记,讲述了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通过展现这些与南京息息相关的历史建筑、历史人物的历程和命运,勾勒出南京这座旧都华贵又落魄,端庄又沉郁的独特气质;借助南京这个小切口,作者寄思往昔,着眼未来,尝试用这些让人唏嘘的故事来标记历史与时代万变又不变的奔流方向。

    徐悲鸿故居为何叫“无枫堂”?张爱玲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鲁迅为何未从水师学堂毕业?南京人为何要感谢朱偰?在《南都》中都可以寻找到答案。这是一本会让人联想到“历史大散文”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南京鲁迅”的研究视角顺应了近年来的学术新路径;朱偰因反对拆除古城墙而陷入政治风波的故事,为当今的城市发展“补”上一课;《南京的赛珍珠》一篇则指出了赛珍珠受到的评价问题。

    在不久前举行的贾梦玮文学研讨会上,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专业作家潘向黎还回忆了赛珍珠故居这篇的写作缘起:“我们在南大一起走,梦玮指着一栋楼说这是赛珍珠故居,讲了他了解的史料和他自己的感觉。梦玮的瞬间写得很有穿透力,在现实当中的灵光一闪,被生活当中的某个细节给打动了,瞬间就能穿越千年,又记录很深刻的哲学、历史、人文思考。这一点上看得出他有对于禅学、禅宗的长期的研读,可以说是带有禅趣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菲